今天是:
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 
统计与审计 您现在的位置: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>政务公开 >重点工作 >统计公报
2017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
    双击自动滚屏 时间:2018-02-27 来源: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作者: 字体大小:

2017年,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提升农业效益为中心,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全县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亿元,完成增加值53亿元,农村经济总体形势趋稳。

一、农业综合发展势头

(一)种植业生产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势头

2017年我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93万亩,较上年同期增加1.1%,其中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大豆、花生、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分别是302.5万亩、24.5万亩、7.9万亩、34.6万亩、80.75万亩、13.7万亩、1.0万亩;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61.3%、5%、1.6%、7%、16.4%、2.8%、0.2%;同比增长-0.7%、94.5%、-10.3%、409.4%、-33.8%、-11.6、-29.0%。

2017年,我县遭遇6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春旱,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,农业生产损失严重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各级部门齐心协力,科学应对,引导农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、调优品种构成,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机泵管带、水箱、运水车辆等抗旱设施,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。今年种植业完成增加值21.5亿元。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7亿斤,较去年减产1.2亿斤,其中玉米产量15.4亿斤,较去年同期减产1.7亿斤;油料作物总产量1.98亿斤,较去年减产近2.0亿斤,其中花生产量1.95亿斤,较去年减产1.7亿斤;蔬菜总产量8.34亿斤,较去年减产1.9亿斤。

(二)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

今年以来,全县畜牧业生产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。据畜牧部门提供数据显示,全年肉类总产量近34万吨,增长10.4%。其中,猪肉21万吨,增长16.1%;牛肉2.3万吨,增长28.8%;羊肉4.9万吨,下降3.9%;禽肉5.2万吨,增长1.2%。生猪累计出栏232万头,增长28.2%;年末存栏97.4万头,下降0.5%。家禽累计出栏2559.6万只,增长1.4%;年末存栏1371.2万只,下降7.2%;禽蛋产量7.1万吨,下降12.5%。

全县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,产品产量供应充足,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,畜牧业生产实现增加值26.3亿元,同比增长12.5%,占全县农业增加值比重为49.6%。2017年,生猪价格在6.9-8元/斤左右,较上年同期9-11元/斤的价格大幅下跌,生猪养殖收益降低,市场不容乐观。同时,由于多地干旱,玉米作物受之影响较大,随之而来的饲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养猪成本增加,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。

(三)林业、渔业及农业服务业生产稳步发展

据林业部门统计,2017年本地区围绕实现“蓝天、碧水、青山、沃土”美丽阜新的工作目标,因地制宜,充分挖掘造林空间,林业产业完成造林面积8万亩,育种育苗面积1万亩。林业完成增加值3.3亿元;2017年,严重的旱灾对渔业生产影响巨大,导致鱼类产品规格、品质低于正常年份。据渔业部门统计,今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766吨,比上年增长4.9%。其中鱼类产量756吨,增长4.7%。渔业实现增加值0.05亿元;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,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,农业服务业发展状况较好。我县农业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.9亿元。

二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

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,投入不足、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,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,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,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,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,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。

(一)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推动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。农业是自然风险大的弱质产业,受自然制约程度大,而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,社会化服务跟不上,旱、涝、风、雹、霜冻、病虫等自然灾害频繁,不利的天气因素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程度,提高了生产成本,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。因此,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,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生态环境治理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。

(二)农业产业化水平低,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。规模化经营滞后,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条没有形成规模,农业园区和集群少,驱动力不够,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。因此,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逐步建立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新机制,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。

(三)农产品品质、附加值低,农业比较效益普遍偏低。农民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,盲目生产单一作物,而单一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;农业生产技术落后,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;另外,部分农产品本身的品质非常突出,如化石戈小米,大巴冰葡萄,大巴肉驴,王府田园的蘑菇,富荣镇树莓等,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,须从育种改良、种植工艺、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。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,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、出类拔萃,品质体现价值,只有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促进农民增收。

三、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

新时代新思想,新使命新征程。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,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,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,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。

1、确保粮食安全势在必行。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,我县是产粮大县,要针对耕地减少等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隐患,给予高度重视,未雨绸缪。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切实保护基本农田,要加大农业开发力度,消灭抛荒耕地。二是要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的支持,加强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,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整修力度,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,加大资金投入,避免因资金紧张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。三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,政府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、指导种植,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。

2、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,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。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,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,实现种养结合,农牧循环发展。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,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,还要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促进农牧循环发展。同时,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,进一步搞好农产品深加工,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,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。

3、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,搞活农产品流通。提高市场占有率,认真贯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,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,促进粮食收购优质优价政策的落实,保护农民利益。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,大力发展“订单”农业,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,积极培育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流通中介和代理组织,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销售队伍。通过搞活流通,提高市场占有率,确保农产品价值的实现,降低交易成本。

4、着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“突出特色、整合资源、优化结构”,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布局,按照市场需求,优化农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,重构适合地区特点的现代农业体系,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带,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,集中发展优势农产品,狠抓不懈,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。

5、加快田园经济综合体建设。加大投入力度,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、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,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,通过农业综合开发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。

  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 
相关文章